原创西安地方主题相声《你好,陕西》剧本

乙:今天给大伙儿说段相声。

甲:哈欠。

 

乙:相声是门语言艺术。

甲:哈欠。

 

乙:方方面面呀都要有研究。

甲:哈欠。

 

乙:也得有一个好身体。

甲、乙:哈欠。

乙:我说你有病你就赶紧去看看吧。打起来没完了!

 

甲:我这两天有点儿感冒……刚才你说你是相声演员啊?

乙:对呀!

 

甲:还说嘛对什么都有研究。

乙:是啊。

 

甲:你对这个打喷嚏有研究吗?

乙:这还有什么研究啊?感冒了呗。

 

甲:不同的地方打喷嚏有不同的特点。

乙:这还有区别吗?

 

甲:拿北京来说。打得比较自然,不加修饰,张嘴就来,哈欠。

乙:是这样。

 

甲:到了上海就不一样了。比较注重齿音,得把牙对齐了,轻启朱唇,哈欠。

乙:你瞧,还真有点儿意思。

 

甲:到了西安更不一样了,这喷嚏听着就那么过瘾。未曾打喷嚏之前先运足了一口丹田气。一股爆发力冲口而出。哈欠。

乙:嚯!怎么这么大力气?

 

甲:这就是陕西人的特点。尤其是长在黄土高坡的陕西人,说起话来铿锵有力,快言快语。你不是相声演员吗?考你几个陕西的方言词汇。

乙:那没问题呀。

 

甲:我怎么说?

乙:

 

甲:立刻马上!

乙:克里马擦。

 

甲:不错,很好。

乙:撩咋咧!

 

甲:父亲。

乙:大。

 

甲:哎。

乙:你答应什么呀你?

 

甲:不是,我想说,“诶,你还真说对了。”我这刚说一半儿让你拦下了。

乙:你下回别老大喘气。

 

甲:确实啊,对陕西方言有一定研究。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——冲!

乙:哎,您说这双方要都这么冲,万一要是引起一些小矛盾,那怎么办啊?

 

甲:Battle啊,尬舞。

乙:尬舞?

 

甲:跳安塞腰鼓,谁建起的黄土高,谁就赢了。

乙:人家是这样吗?

 

甲:我是这么猜测。

乙:你这纯属虚构。

 

甲:不,这就是猜测,称得上“虚构”二字的是文学,往往比现实还现实!陕西的现当代文学家有很多,像什么写《创业史》的柳青,写《平凡的世界》的路遥,写《废都》的贾平凹,写《白鹿原》的陈忠实……演艺界的名人也多啊,文章、闫妮、景甜、白冰、张嘉译、郭达、冯远征、张涵予、张艺谋。

乙:这都是陕西人。

 

甲:对。再问你一个,老说陕西,陕西的,为什么叫陕西呀?

乙:啊……可能是因为它在闪的西边。

 

甲:什么叫闪的西边啊?陕西一词最早来源于西周初期,周成王年纪还小,便由其叔公周公,召公辅佐,周召二公为了治理方便,以现在的三门峡陕州区为界,分陕而治,自陕而东者,周公主治,自陕而西者,召公主治。陕塬以西被称为陕西。

乙:嗐,我不就少说一字嘛。


(未完)


注:本文来自《中文台词网》原创创作,请勿转载。如需更多原创剧本,请致电13903005021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获取。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